中新网甘肃新闻5月27日电 (刘玉桃 魏宇嘉)近日,在中新社甘肃分社主办的《视野》·中新访谈活动中,记者采访兰州天庆实验中学副校长、英语教师马铸,就该校课堂增效、好老师标准、惩戒力度等问题进行交流分享。
马铸从教34年,1992、2002年分别获得城关区“教学新秀”称号,1999、2014年获得城关区优秀教师,2002年获兰州市第七届“教学新秀”荣誉称号,2005年获得甘肃省第三届中小学“青年教学能手”称号。2010年获全国英语教师基本功大赛优秀课展评一等奖,2011年获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教学能手、首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师名师。2003年~2015年,多次被聘为省级各英语教学比赛评委、兰州市教育局教师资格专家认定委员会评委。
主持人:“双减”后如何解决学生课内“吃不饱”“吃不好”问题,学生对课后辅导的需求依然客观存在,老师参与课后服务后,造成师资力量不足如何解决?
马铸:“双减”减轻学生负担同时,需要课堂提质增效。在2022版的义务教育课程标准里面,特别强调了三个注重,首先是要培养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的时代新人,促使学生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提升,其次注重素养培养和课程融合实践,最后注重学段有机衔接。
去年以来,学校每学期召开教研大会上,完成融合课堂创新课,受到学生欢迎,学生从课堂中也学到了很多,课堂突出学生实践能力,比如说由语文、物理、化学老师联合完成的一堂融合课,或者由物理、地理、道德与法制老师一起创制的融合课堂,这是一个新的尝试,也恰好符合今年课程标准提出要求,我觉得这是我们今后该继续努力继续提倡继续去尝试的。
其次,我觉得“双减”后老师要对自己角色进行重新定位,老师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,可能是多方面综合角色,比如说和学生之间是平等的合作者,同时也是谦虚的倾听者,把话语权交给学生,低下头来弯下身子倾听学生的声音,此外,老师还是一个真诚的赏识者,能够尊重学生,发现学生的闪光点,能够观察到每一个学生的一丁点进步,他还是一个得体的协调者,协调好学生关系、家长关系、任课老师与学生的关系等等,他扮演很多角色,有很多身份。同时还要做一个资源的开发者、一个有效的促进者,他要能够发现学生的潜能,一个勤奋的学习者、一个扎实的研究者等,作为现在的老师,对其要求可能会越来越高。
新时代有理想、有本领、有担当,这不仅是培养学生的目标,也是对老师的要求,致力于教育事业,热爱教育事业,要把学生培养成才,老师就要在自己本职岗位上做到他所能做的一切,助力学生成长,只要做到这一点,我相信课堂会发生翻天覆地变化。
主持人:对于惩戒犯错学生,教师如何把握处罚度?既让学生乐于接受,又能达到教育目的。
马铸:在适当的情况下,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和教育,我觉得是帮助学生成长的一个必要的措施和手段,我觉得老师还是应该做一个真诚的赏识者,从爱心出发,走进学生内心,了解学生,多跟学生做朋友,首先要把师生关系建立在和谐平等关系之上,如果老师除了专业知识,人品品格也能得到学生认可、信服,我想老师的劝诫、批评,学生会乐于接受,也会改进自己不当行为、不良习惯,我觉得这应该是老师追求的。(完)
##########